图书介绍

吴澄的理学思想与文学2025|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吴澄的理学思想与文学
  • 王素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53367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29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444页
  • 主题词:吴澄-理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吴澄的理学思想与文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上编 吴澄的理学思想3

第一章 吴澄的生平交游与著作3

一、少有大志,望跻圣人之列4

二、精思付会,治经布水谷7

三、四次出仕,旋进旋退11

四、老年归隐,专心治易15

第二章 吴澄独特的理论思维方式17

一、普通逻辑的理论思维方式17

二、辩证的理论思维方式24

三、其他理论思维方式29

第三章 朱、陆理学观点的主要分歧36

一、易简与支离之辩37

二、尊德性与道问学之争41

三、无极与太极之辩46

四、道与器不同的界说54

五、“中”字训义之别59

六、朱、陆禅学之辩62

七、格物致知与发明本心的分歧72

八、朱、陆道统之争77

第四章 易简与精密的会合81

一、精密范畴的提出82

二、易简与精密的会合87

三、易简与精密的推衍97

第五章 太极即道理,道理与气不分离102

一、一气生天地与“一分为二”之理103

二、太极太一不同,本体本原相异104

三、以阴阳论本体,阴阳无始、动静无端107

四、凝朱睇陆,道具于心110

第六章 尊德性与道问学的会合115

一、尊德性与道问学的偏重116

二、尊德性与道问学的兼容123

三、为学去滓与积累凝之之方137

四、道德情感的净化与升华147

一、真知与实行内涵的扩充154

第七章 吴澄趋实弃虚的知行观154

二、德性之知与闻见之知163

三、儒者的内外合一之学170

四、实学、实事与实行176

第八章 物格知至与格物致知的统一185

一、格物致知与物格知至185

二、朱、陆“格物”“明心”的贯通之处194

三、“发明本心”同“格物致知”的兼取200

第九章 吴澄的“人为贵”思想205

一、强调道德修养的主体性,重“天之良贵”205

二、重视主体道德修养,提倡“人之所贵”210

三、重视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提倡“德治”216

第十章 吴澄理学“性其情”与文学之“性情”与“情性”225

中编 吴澄理学思想与文学的契合225

一、“性其情”——理学之道德情感227

二、文学之“性情”与“情性”238

三、性情本体的深入挖掘245

四、性与情内外合一的心理体验252

第十一章 吴澄理学气论与文学以气论文261

一、吴澄理气之论263

二、吴澄以气论诗文之本265

三、论文以理为主、以气为辅272

四、主体养气说与诗文之“理胜”、“气盛”277

五、气质之气与诗文风格280

第十二章 吴澄之心论与文学之意、味、韵286

一、溯本追源,会合朱、陆之心论287

二、以心论文意,以心论意境288

三、以心论理趣,对理趣的论述293

四、以心论韵,诗的韵味说295

第十三章 吴澄“文道合一”的文学思想299

一、“文道合一”说的源流299

二、儒者之文与文者之文304

三、文统与道统310

四、古文与时文312

第十四章 传统诗教与非传统诗教之间317

一、性情之真与自然而然317

二、诗之体不一,诗之变不一324

三、情与才,识与见328

第十五章 吴澄对文学通变理论的发展333

一、文不与世而俱与歌谣文理之与世推移334

二、学、识、才、气与学、习、才、气340

三、“酿蜜法”与“驭车法”347

下编 吴澄理学思想影响下的诗文创作357

第十六章 吴澄的散文357

一、辩体散文357

二、叙录体散文368

三、问答体散文372

第十七章 吴澄的诗歌创作378

一、儒者的怀抱,理学家的心境378

二、多种表现方式并存,自由地表达主体情感389

第十八章 吴澄诗歌的文化内涵396

一、吴澄诗歌中的儒学内涵396

二、吴澄诗歌中的佛释内涵399

三、吴澄诗歌中儒释道思想的交融401

第十九章 吴澄之地位及影响405

一、吴澄对元代理学的影响405

二、吴澄对元代文学的影响409

三、吴澄对明清文学的影响414

四、吴澄对江西本地诗人的影响421

参考文献426

后记429

热门推荐